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闻利平教授来我院作学术报告

来源 :       作者 :       时间 : 2018-05-07     点击数:1055    打印

5月7日下午,在1号楼506学术报告厅,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闻利平教授来我院作题为《限域孔道内离子可控传输》学术报告。

个人简历

   闻利平博士,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仿生材料与界面科学院重点实验室,研究员,中国科学院大学未来技术学院,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获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资助。科技部纳米科技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服务基层专家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年拔尖人才校外导师。

   主要从事纳米孔道膜材料的构筑及应用领域的研究工作,主要成果包括:提出了一维限域离子可控传输的设计思路,构筑了系列一维限域纳米孔体系,揭示了一维限域离子输运的本质及调控规律;设计并制备了关键功能区可调的漏斗状纳米孔,实现了离子可控传输的稳定性;发展了基于嵌段聚合物自组装的阵列纳米孔膜材料,提高了离子传输的效率,并实现了基于新原理、新概念的能量转换器件的构筑。目前发表相关方面的研究论文六十余篇,代表性工作包括:Science Advances 1篇,Angew. Chem. Int. Ed. 5篇,J. Am. Chem. Soc. 5篇和Adv. Mater. 15篇等,研究成果被多家期刊或媒体做为亮点介绍,多次在国际材料化学会议、亚洲化学会年会、中国化学会年会等国际、国内会议上做邀请报告。指导学生多次获得奖学金,包括“国家奖学金”、“朱李月华奖学金”、“唐敖庆奖学金”、“院长奖学金”等多项冠名奖学金以及中科院三好学生等奖励。。

报告摘要

低维纳米孔道膜材料由于具有特殊的结构与新奇的性质,在能源、资源、环境以及健康等领域表现出重要的应用前景。基于此,课题组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低维纳米孔道膜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探索。从仿生纳米孔道的设计、制备为起点,构筑了一系列不同形状的固态纳米孔道,并对其构效关系进行分析,获得了影响纳米孔道物质输运的规律,实现了光、电、热、pH、离子、分子单因素响应及多因素响应的可控离子传输固态纳米孔的制备;进一步,从纳米孔道的形状、带电状态、浸润性等多方面逐步引入“非对称性”,实现了关键功能区可调的漏斗形纳米孔道的制备,提高了离子可控传输的稳定性;再次,利用嵌段聚合物自组装制备了漏斗状纳米孔阵列膜,这种从“一”到“多”的非线性变化过程提高了低维纳米孔膜材料的离子传输效率。利用低维纳米孔道膜材料进行化学势梯度驱动的能量转换设计,得到了3.5 瓦每平方米的功率密度,其商业潜力巨大。

 

 

联系方式

地址:浙江省嘉兴市广穹路899号
电话:0573-83643264
就业单位联系电话:0573-83640220
传真:0573-83642282
电子邮件:zjxu@zjxu.edu.cn
学院纪委邮箱:shjw@zjxu.edu.cn

关注我们

官方微信

Copyright © 2021 嘉兴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 All Rights Reserved    浙ICP备12033620号-2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604号    

地址:浙江省嘉兴市广穹路899号
邮编:314001 电话:0573-83643264
Copyright © 2021 嘉兴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
浙ICP备12033620号-2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604号
技术支持:亿校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