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学工作

    教学工作

    关于2018版培养方案第3学期开课课程教学大纲编写的通知

    来源 :       作者 :       时间 : 2019-07-01     点击数:257    打印

    各专业、各课程组:

        按照教务处最新通知,为加强教学基本文件建设,保障人才培养质量,现需要汇编2018版培养方案第3学期课程教学大纲。有关事项通知如下。

      

     一、汇编宗旨

    固化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教学成果,认真组织课程教学大纲的制订、汇编工作。

      

     二、汇编范围

        2018版人才培养方案第3学期已经确定开课的课程,见附件1

       

    三、汇编要求:

        按照学校的最新模版填写,见附件2;如某门课程适用于多个专业,则无需针对每一个专业单独编写,只需编写一份,在“适用专业”中,填写上全部对应专业即可。

    (一)基本要求

        1.课程思政教学要求。大于或等于2学分的课程须有至少累计2学时的课程思政教学安排,小于2学分的课程须有至少累计1学时的课程思政教学安排。

        2.课程目标的设定必须对应毕业要求(毕业要求可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查询),且有程度标识(H\M\L)

        3.形成性评价比例须≥课程学业评价的50%,且纪律考勤等占比控制在10%以内。认证专业执行认证标准。

        4.与课程大纲无关的填表说明请去掉。

        5.课程的各类信息要与已经下达确定的教学任务完全一致,没有明确的信息如“课程代码”等暂时空缺。

        6.课程教学内容简明扼要即可,不是简单对应教材的具体章节。

        7.教学方法设计中,应考虑“基于项目的学习、基于问题的学习、探究式学习、研究性教学、案例教学”等开展教学方法改革的计划,突出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,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。

        8.独立设置的实验(实训)课程,重視学生技能形成训练,加大综合性、设计性和创新性项目开发,体现“三创”。

        9.参与讨论的人员不得出现“***教研室全体成员的字样”,执笔人、审核人不得为同一人员。

        10.各类文本格式须按照论文(论著)要求进行统一、规范,如序号格式、英文名称大写等,要仔细审查。

    (二)重点要求:

        以下三点是本次教学大纲编写重点,也是未来各类课程评估、课程教学改革立项、“金课”教学团队建设等的重点依据。

        1.优化课程教学内容。既要以学科体系为基础,保持学科、专业的基本逻辑系统,保证相关知识体系的完整性;又要确保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、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衔接、联系和配合;要根据课程目标和课时量,精简、整合教学内容,减少与其他课程的简单重复,使深度、广度、难度符合教学要求;并在继承传统和经验的基础上,加大力度将学科建设、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、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成果融入新的教学大纲中去,提高教学内容的时代性、前瞻性,避免知识点陈旧和老化。除传统、经典课程外,其他课程的教学内容更新率应占有一定比例。

        2.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。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,精心设计教学方法。加强基于问题、基于项目、基于现象、基于案例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,推广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。积极开展基于人工智能、云计算、大数据等的精准教学,加强个性化学习资源配置,拓展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。加强“互联网+”教学设计,合理安排教学内容,提高学习挑战度,优化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过程,强化师生互动,努力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个性化、定制化的指导与帮助。一般要求:(1)课程组平均年龄在40周岁者或课程主讲教师在35周岁以下者,必须要有辅助教学的网络教学平台(自建或引入皆可)。(2)力戒“一讲到底”的授课模式,凡参与各类评奖、立项的课程,对教学方法的改革一般不低于总课程学时的30%。(3)积极推进跨校合作授课、校企(地)合作授课等多主体共同教学的教学模式。

        3.探索灵活多样的课程考核方式。在编制教学大纲时,鼓励根据课程的性质与特点,积极探索适合本课程的考核方式,可以采用综合测试、项目答辩、写论文、调研报告、上机操作、实验测试、产品(作品)设计制作、竞赛等考核方式,注重加强学习过程的考核,推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课程评价方式改革,力争实现对学生的知识、能力、素质进行全面检测,突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考核。创新“互联网+”教学评价。鼓励教师自建或引入在线开放课程资源,每门课程都要制定和公布课程学习成绩评定办法,严格课程学习、评价的标准和程序,确保课程目标的完满实现。

     

    四、报送流程及安排:

        1.课程组长安排本课程组某位老师为执笔人编写某门课程大纲;

        2.执笔人完成大纲电子版;

        3.课程组长组织本课程组对大纲进行审核和论证;

        4.审核论证之后,执笔人根据修改意见完成修改,然后定稿打印交课程组长;

        5.课程组长收齐本课程组定稿的教学纸质版(执笔人和审核人处需签字)、教学电子版、教学大纲论证表(附件3)的纸质版于910日交给教务办。

    备注:按照教务处要求,如果某门课程含有课内实验,则编写时既要按照理论课模版编写(实验内容包含在内),又要把实验内容单独按照实验大纲编写。

     

    五、咨询人

        实践课程:教务处程老师(实践课程)83644910

        理论课程:教务处袁老师(理论课程)83642031

        生化学院:王亦彤老师83643852

     

    附件12018-2019-2教学大纲编写课程信息

    附件2-1:嘉兴学院2018版教学大纲理论课程编写样式

    附件2-2:嘉兴学院2018版教学大纲实验实训课程编写样式

    附件2-3:嘉兴学院2018版教学大纲集中实践课程编写样式

    附件3:教学大纲论证表

    附件4:旧版课程中英文对照表

    附件5:嘉兴学院关于2018版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指导性意见教务处

    附件6:相关专业的2018版培养方案(用于查询毕业要求等内容)

     

     

    生化学院教务办

    2019.6


    • 附件【附件.rar】已下载

    联系方式

    地址:浙江省嘉兴市广穹路899号
    电话:0573-83643264
    就业单位联系电话:0573-83640220
    传真:0573-83642282
    电子邮件:zjxu@zjxu.edu.cn
    学院纪委邮箱:shjw@zjxu.edu.cn

    关注我们

    官方微信

    Copyright © 2021 嘉兴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 All Rights Reserved    浙ICP备12033620号-2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604号    

    地址:浙江省嘉兴市广穹路899号
    邮编:314001 电话:0573-83643264
    Copyright © 2021 嘉兴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
    浙ICP备12033620号-2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604号
    技术支持:亿校云